“免費領取”
“免費贈送”
“免費贏大獎”
看到這樣的字眼是不是很心動?
近期
由于疫情原因
部分學校采取封閉管理
學生閑暇上網時間增多
不法分子見縫插針
以“免費領取”“免費贈送”字樣發布廣告
吸引群眾瀏覽點擊
再以“稅費”“保證金”等借口誘騙轉賬匯款
已有多人上當受騙
案 例
1
2022年3月31日
揚州某大學的張同學在抖音上看見
有 免費占卜 測試的活動
添加了對方的微信號進行占卜

隨后對方發來一個抽獎活動
表示購買東西滿一定金額之后
可以 抽一次獎

張同學便和對方買東西
先后掃碼轉賬了13次
隨后
抽中了蘋果手機 和大牌項鏈

幾天后
張同學發現沒有收到購買的物品和獎品
便聯系客服要求退款
客服稱張同學的支付寶賬戶
有 風控異常 不能退款
只能以 充Q幣 的方式操作退款

張同學便按對方要求充值了5000元Q幣
發現還是未退款
再聯系對方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
共計損失 11181元
案 例
2
2022年4月6日
揚州某大學的徐同學在快手上看到
“免費領取頭像”的廣告
聯系對方后互加微信
對方稱其被抽中幸運觀眾
需購買口紅才能免費領取獎品
信以為真的徐同學按對方要求轉賬
最后被騙了2100元
案 例
3
2022年4月1日
揚州某大學的余同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
“免費領取粉絲福利”的廣告
主動聯系對方后
對方發來 中獎截圖
問他是要 折現 還是 選實物
余同學選擇 折現 后
對方讓他交納30%的稅費
轉完后便被對方拉黑了
損失了1660元
☆
騙局解析
- 詐騙分子通過微信朋友圈、抖音、微博、快手、小紅書等平臺發布“免費領取”“免費贈送”的廣告吸引受害人點擊廣告鏈接;
- 謊稱受害人中獎,以交稅費、驗證身份為由讓受害人向其指定賬戶進行轉賬,實施詐騙。
☆
警方提醒
切勿輕信中獎信息,不要下載陌生軟件,或是點擊陌生鏈接,天上不會掉餡餅,時刻謹記守財之道,保衛自己的正當利益。如遇詐騙,請保存好相關材料,撥打110或96110報警處理!
在校的學生們
請提高警惕,謹防上當
來源:揚州警方
編輯:wcq

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c21maddux.com/1150.html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c21maddux.com/1150.html